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行业资讯>详细内容

《非遗里的中国》走进四川,泸州这项非遗亮相CCTV-1

来源:泸州融媒 发布时间:2024-10-22 15:38:57 浏览次数: 【字体:

19日20:00

《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四川篇

在CCTV-1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其中

泸州护国陈醋亮相该节目

你注意到了吗



   



             

             
护国陈醋传统酿制技艺              

             

             



         

护国陈醋传统酿制技艺具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据《纳溪县志》载:清末,护国陈醋第二代传承人刘再儒获酿醋名师张子清祖传秘方和技艺,创办“福泰长”酱园厂,历经九代传承。



护国陈醋参照师传古法配方,精选优质大米、麦麸、糯米、面粉等主料,辅以108味中草药入曲,严格配比,以泉水浸泡,创造了具有独特的口感配方和配制技艺。



护国陈醋传统酿制技艺源于中国传统固态发酵技艺,核心技艺归集为采药制曲、蒸煮糖化、日晒夜露、淋醅灌装四大步骤,细分36道主要工序,匠心传承、手工酿制,历经1000余天自然发酵陈酿,成就了“醋香浓厚”“酸味纯正”“回甜爽口”“余味悠长”“久存不腐”的调味佳品,形成了巴蜀风味独具特色的传统酿造技艺,是川派麸醋酿造的杰出代表之一。



               

               
所获荣誉                

               

               



           

护国陈醋产品曾获“中华老字号”“全国食品行业名品产品”“四川省优质产品”“四川省著名商标”“泸州市优质产品”等荣誉。



除护国陈醋传统酿制技艺以外,泸州其余非遗项目也别具魅力。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泸州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项:泸州雨坛彩龙、古蔺花灯、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江阳区分水油纸伞、古蔺郎酒传统酿制技艺、合江县先市酱油传统酿制技艺。


泸州雨坛彩龙


泸县雨坛彩龙是四川省泸县的汉族传统龙舞,是地处四川泸县、隆昌,重庆荣昌三县交界的龙洞山上的雨坛乡老百姓设坛耍龙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圣物,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浪漫的龙舞表演艺术被誉为“东方活龙”。



古蔺花灯


古蔺花灯起源于唐宋,清代中期已盛行民间,俗称“扭扭灯”。历经数代人的传承,古蔺花灯已成为极具特色的花灯歌舞代表作,闻名遐迩。2014年11月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


公元1324年(元泰定年间),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第一代传承人郭怀玉历经30多年的摸索与试验,成功研制出酿酒酒曲——“甘醇曲”,改变了之前中国酿酒只有小曲、散曲的历史,并以此酿成了中国白酒历史上第一代“大曲酒”,开启了中国白酒大曲酒的酿制序幕。



江阳区分水油纸伞


分水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成品伞由伞托、伞骨、伞把构成。每把伞36根伞骨,伞骨选用蜀南竹海等地海拔800米以上的深山老楠竹,伞面选用特制手工棉纸,手工精绘彩图,刷上特制熟桐油。一把油纸伞,要经过90多道工序,锯托、穿纹、网边、糊纸、扎工、幌油、箍烤……缺一不可。



古蔺郎酒传统酿制技艺


郎酒,以赤水河谷特产优质白软小麦和米高粱为原料,经复杂、繁琐的生化反应后酿造出的酱香型饮料酒。“古蔺郎酒传统酿制技艺”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两次投粮、九次蒸煮、八次加曲糖化发酵、七次蒸馏取酒、三年以上洞藏储存、传统技术精心勾兑调味,形成了郎酒“生在赤水河、长在天宝峰、养在陶坛库、藏在天宝洞”的独特工艺体系,是我国酱香型白酒酿制技艺的典型代表。



合江县先市酱油传统酿制技艺


先市酱油酿造技艺源于清光绪十九年,因“酱香浓郁、味美醇厚”而饮誉川南黔北。于2014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先市酱油酿造包括大豆蒸焖、天然野生菌种制曲、长周期晒露发酵、自然浸出法取油、暴晒浓缩油体等九大工序。被专家称之为“中国酱油传统酿造的活化石”。




来源:泸州融媒  



终审:酒发局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温馨提示

请先点击”统一用户登录“进行用户认证登录,
如已完成请点击”已登录“
统一用户登录 已登录